明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——臘八節,但今年的臘八可不一樣,它遇上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——大寒。
臘八
臘八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俗話常說“過了臘八就是年”,臘八是過年的前奏。
所以一進入臘月,街上的年味就越來越濃了,家家戶戶也開始忙碌起來,注重傳統的中國人更是覺得只有在臘八節喝下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,才是對上一年的完美收尾。
俗話說:小寒大寒,凍成一團。今年大寒節氣遇上傳統節日臘八節,從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開始吧。
臘八節習俗
如今的臘八節,依然是我國民間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個傳統節日,在各地都還比較流行,也保留了不少傳統的過節習俗。
熬臘八粥
一到臘八,家家戶戶都在熬粥過節。香味混雜著寒風,年味從粥里悄悄的飄出來,臘八可以說是年的發端,而年味的第一口,也是從臘八粥開始的。臘八粥粘稠、綿軟、香味四溢,人們說這有黏(年)連(連)豐收的寓意。
泡臘八蒜
是臘八節節日食俗,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。其實材料非常簡單,就是醋和大蒜瓣兒。臘八蒜成品顏色翠綠,酸酸甜甜的,醋還有一些辣味哦,和水餃一塊吃很搭的。
做臘八面
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,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,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,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,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。
臘八節養生
臘月初八,正入隆冬,嚴寒的天氣,最易傷人陽氣,當臘八節遇上大寒節氣,中醫養生指出了在冬季的總原則——“避寒就溫”
早睡晚起
冬三月,當以養陰為要。冬天養陰的另一層含義是,冬天季節日照時間短,而中醫對睡眠的講究,要求“以待日光”。
如果能“以待日光而起”,人們在冬天就可以適當延長睡眠時間,更好地修復身體。
常喝熱粥
“粥”在中醫理論里,有保胃氣、生津液的作用,常喝熱粥,除了對于驅除寒氣有直接作用外,還可在粥里添加一些健脾養血、益氣固表的藥物,以增強抵抗力。
防寒保暖
今年冬天格外寒冷,不少人因為頻繁的冷空氣而生病。所以我們要護好頭、脖子、腳等重要部位。
白天身穿保暖服、頭戴保暖帽;晚上泡腳,因為腳離心臟最遠,供血少,極易誘發感冒、心腦血管病、氣管炎等。
因此,寒冷時節,對付腳涼最好的辦法就是泡腳。有助于驅除寒氣,保持溫暖。
大寒日遇見了臘八節
愿濃濃的節日氣氛
帶給每一個人,滿滿的幸福